怎样有效地阅读时评?——以“奥巴马通俄实锤”为例

怎样有效地阅读时评?——以“奥巴马通俄实锤”为例

2022年5月16日 0 By 破破的桥

作者:破破的桥

反海外谣言中心后台常收到读者的辟谣请求,从性价比来说,我们喜爱讲解事实性谣言(如使用假图片或假人物),因为写起来容易、很少出错。我们同样喜爱生命力旺盛的传统谣言,因为写一篇可以用很久。最不喜欢的,当然是分析那些转瞬即逝就热三天的传言,以及详细解说某些主观评论,写作耗时,文章冗长,完稿时读者早把原始新闻忘光,或者谣言已更新了二十个版本。请注意,本文就是这样一篇罕见、冗长、不合网络阅读胃口的文章。不喜勿看。

如果你关心美国政治,又是特朗普的粉丝,想必上周应该会在自己圈子里看到类似新闻:

如果你同时英文很好,习惯上极右翼新闻站Brietbart,或者日常跟踪特朗普推特的话,也应该能看见类似的,比如(不翻译了):

这些中文报道的内容,总结一下大致是这样:希拉里收了俄罗斯高官几百万,奥巴马就把美国20%的铀资源卖给了俄国公司控制。对此,所有“白左媒体”居然没有一个愿意跟踪报道。“通俄门大反转,奥巴马才通俄!”——这个标题的前半部分,半年来笔者已经见过不下五次了。

明知是靠造谣煽动带流量的营销号,以前已经被它们骗了N次,但还是忍不住又转了,毕竟太合口味了嘛。

不过,本文并不准备针对这些作品讲解,实际上它们全部改写自《The Hill》上的一篇新闻评论《FBI 在奥巴马批准争议性的核协议之前发现了俄国人的腐败情节》[1]。研究如何在这篇文章上加料减料煽动仇恨是很低端的行为,不是本号的目标。本文将详细讲解这篇原始文章,有助于大家理解舆论爆品的生产与传播,以及将来更有效地阅读时事评论。

怎样有效地阅读时评

The Hill以时评闻名,这篇文章也是如此,新内容极少,属于评论而非深度调查。既然是几年前的旧料,那么评论的价值,就看作者如何阐发某件旧事的意义,或者说出事例之间的隐秘关联。

从这篇文章的标题可知,作者的主体逻辑是:

1.俄国人的公司有腐败行为。

2.奥巴马批准了这家公司与美国的核协议。

3.事件2发生在事件1之后。(暗示两者有关联)

为什么需要暗示?因为作者没有任何证据,这是他的推测。当然,暗示手法不仅在这里,全文都有大量使用。

作为时评的阅读者,了解到作者的结论之后,需要审视得出这个结论的材料和逻辑,思考其合理性与严谨程度。以“俄国人贿赂,奥巴马批准俄国控制美国核资源”为例,我们需要知道:

1.俄国人做了什么?

2.俄国人在这场交易里的动机是什么?

3.奥巴马做了什么?

4.奥巴马在这场交易里的动机是什么?

5.双方的关联,有什么证明(非正常的信息交流或者资金流动)?

简而言之,就是双方的动机、行为以及关联。这些说清楚了,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首先看俄国人做了什么。文章背后附上了起诉书,里面披露的核心犯罪事实是:

1.吃回扣。俄罗斯核产业大公司 Rosatom 的一名管理人员 Mikerin 使用威胁、行贿的方式控制美国承包商。要求对方在支付合同价之后,再给他交易额1/3的回扣。

2.洗钱。拿到回扣以后怎么办?Mikerin与公司在俄罗斯的高层合谋,创建了几个壳公司洗钱,比如一个注册在英国,叫LEILA,但银行账户设在拉脱维亚。另一个注册在塞舌尔,叫WISER。这些回扣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壳公司,再洗白汇到俄罗斯,最后被他们私分。

上图是部分洗钱证据

经FBI查明,在09-11年这两年间,Mikerin通过WISER洗钱54万美元,通过LEILA洗钱77万美元,还有一个叫OLLINS的公司洗钱35万美元。除此之外还有少量非正常的现金交易。

那么奥巴马做了什么?

1.2010年,国务院和外国投资委员会批准Rosatom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Uranium One,由此占据美国铀矿资源20%。

2.2011年,批准美国核电站可以从Rosatom的美国子公司Tenex进口核原料。这些原料是从俄罗斯废弃的核弹头里面取出的(所以特别便宜)。

整理完文章涉及的相关事实材料之后,再看作者的指控,你就能独立提出疑问,而不是被牵着走了。

1.吃回扣吃出国家安全?

作者在文中指控称:“俄罗斯贿赂和吃回扣的威胁引起了美国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关切。”“奥巴马的行政部门做出了有利于普京商业野心的决定。”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俄罗斯人的行为影响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有利于实现他们的商业野心。这就是俄国人的动机。

可是,俄罗斯人吃回扣然后私分,怎么就影响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实现他们的商业野心呢?难道这不是挖国企墙角损公肥私么?吃回扣还吃出民族英雄来了?而且回扣又不是奥巴马吃,他无利可图,为什么要帮助俄罗斯实现商业野心呢?通篇文章作者都没有解释他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也就是说,作者在论述动机的时候,他采用了奇特的逻辑,却没有对此作任何解释。

2.先后关系?到底能证明什么?

作者在文中,包括标题的主要指控是:“在09年11月,FBI就探知Rosatom公司有吃回扣与洗钱的违法行为,但10,11年,奥巴马政府依然批准它并购和增加进口范围”。

作者反复强调这里的先后关系,但这里有一个逻辑问题,就是“FBI探知”与“行政部门知道”是两回事,FBI负责的案子多了,行政部门能知道的很少。如果要完成论证,你需要证明它此前是知道的。比如给出当时有议员或FBI工作人员向行政部门提交相关案子的信息。结果,什么都没有。

这种把两件无法证明关联的事情,左一句右一句地写在一起,称作“暗示”手法。写起来很容易,比如“加州近期发生特大火灾,烧死42人,超过10万人无家可归,而上周,XX城警方宣布抓获一名非法移民”。(通过暗示灌输“非法移民纵火”的典型文案)

3.批准并购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

假设美国政府知道了俄罗斯公司的“违法行为”,之后就不应当批准其并购和扩大进口范围了吗?

并购案和扩大进口是否应当批准,难道是看某个公司的管理人员是否吃了回扣?在这里,作者应当列出法律如何规定,法律里,批准外国公司的并购应该持什么标准,这些标准在过去的执行情况怎么样?但是全文都没有涉及这点。

所以如果你熟读时评,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表达是非常晦涩拧巴的,很难读下去。必须通过极右翼媒体或者营销号掺杂大量谣言“理顺”以后,才能传播。为什么拧巴?因为作者的逻辑很有问题,从奇怪的角度得出让人看不懂的结论。

但事实评论的好处是,不管作者得出什么样的观点,你也不能说人家造谣。谁还不能有个观点呢。

这篇文章的分析就写到这里。有人会问,文章里不是还写了希拉里和穆勒了么?你怎么不提了。因为这些内容完全是生拉硬扯,当然,背后有目的。很多人不明白,希拉里不是收了俄罗斯几百万美元么?怎么就没关系呢。建议阅读原文:

The final court case also made no mention of any connection to the influence peddling conversations the FBI undercover informant witnessed about the Russian nuclear officials trying to ingratiate themselves with the Clintons even though agents had gathered documents showing the transmission of millions of dollars from Russia’s nuclear industry to an American entity that had provided assistance to Bill Clinton’s foundation.

注意作者用了非常冗长,极其拧巴的一个句子,为的是隐藏它的关键逻辑——

1.文件显示某俄罗斯核设施企业汇了数百万美元给一个美国实体(但没说这是正常交易还是违法)。

2.这个美国实体帮助过克林顿基金会(估计也就是捐过款。捐过多少?是几百万么?)。”

这是什么关系?这叫“没关系”。比如我一个慈善基金收了数千个企业的捐款,人家企业怎么经营怎么收款,我怎么可能去管。

时评作者需要证明这是个游说活动,是一次有意的资金转移。即便最次的作者,至少也应该提供能让人深入调查的线索。然而整个爆料,是匿名信源+匿名企业+匿名实体+不知道多少钱+不知道什么时间+不知道汇款是为了什么。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搞清楚事情,而是为了让你发挥想象力。以及将来遇上事,脑子里能冒出作者拼命暗示你的“希拉里也收钱通俄”的辩护。

这就好像当年指控“北大教授猥亵梦桃源饭店服务员”一样,一堆人跳出来说北大为什么不调查。这不是蠢吗?什么信息都没有,怎么调查?

至于文中提到穆勒的方式,就更不必说了,极其无聊。

美国的舆论怪象

作者在文中还用了很多其它的小手法,比如各种主观结论,“影响国家安全”等,都是通过引用某某人的观点(并非针对作者的事例),就不直说是作者自己的。比如俄罗斯公司的高层洗钱,作者行文时故意把“公司”去掉,写成“俄罗斯高层”洗钱,听着就跟普京干的似的。

熟悉时评的人,和普通网民,能读到的东西不一样,下的结论也不同。

“奥巴马希拉里才通俄”既是政治营销号的杜撰,也是本文作者的强烈暗示。虽然在我们看来,文章如果只涉及奥巴马,就算逻辑再拧巴,也属于正常表达观点。但强行牵涉希拉里、穆勒,这个暗示就过于露骨了。简直就是硬往读者脑中塞屎。不过,从现实效果看,尽管手法极其粗糙,可作者已经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某个人群对这种东西的接受度特别高。

对熟读时评者来说,看见这种拧巴、硬凑加煽动的时事评论,通常会意识到,特朗普通俄门方面,将有真正的大新闻要爆出。所以必须调动注意力,向对手头上泼屎,开始混淆舆论。

同样的手法在科米的通俄门公开听证会之前也用过,Fox电视台热炒Seth Rich案(所谓维基解密线人被杀的阴谋论)。后来证明爆料纯系记者编造,稿子也悄悄撤了,但舆论上已经起到作用。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在我们看来”很粗糙的文章却成为了热门。The Hill上很多优秀时评,大多只有数百转发。但这篇文章我头天看见时,已有10万转发1万评论,可以说一篇文章就完成了杂志整个月的KPI。你就会坚持生产高质量新闻和评论的舆论实体,其经济压力和诱惑有多么大。这是一个Alex Jones(Youtube著名阴谋论主持)的阅读量远超纽约时报的时代。这才是令人忧虑之处。

文章之所以能得到转发,是迎合了网络上的一个重要群体,Trolls(中文译作水军、喷子,但含义不完全一样)。他们有这么几个特点:

1.没有政治素养,什么指控在政治生活中是严厉的,什么指控只是装逼,他们判断不了,或者仅按喜好判断。

2.他们很容易被煽动,也很喜爱煽动别人,特别是议题满足个人喜好时。

3.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差,半年前、一年前的旧闻,只要炒起来,他们能够和第一次看见一样兴奋地嗷嗷直叫。

4.他们喜爱号称“揭秘”、“冒死提供”、“主流媒体上看不到”的材料。信阴谋论。发表言论时,经常把阴谋论和正规事实混合在一起使用,普通读者们看见这些人的发言,会感觉“料很足”、“学到很多”,其实塞一肚子稻草。

5.虽然什么都缺,但他们不缺时间,在网络上特别地活跃,刷评论、刷转发、刷热门搜索,一呼百应。

我们还能看到,在后真相时代,这类人群已经完全极化,全面失去了反思能力。在以前,主流媒体的辟谣或者沉默至少会让他们想想,这东西是不是有点不靠谱。但到了现在,主流媒体的辟谣被视为“左媒”洗地(换了一个称呼他们就可以无视),闭口不言被视为装聋作哑(这是主流媒体的新方案,“Don’t feed the trolls”),偶有赞同则证明了营销号以前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他们陷入了一个可怕的自我循环论证的圈子里,并相互吹捧鼓励,在这个圈子里,他们每天造谣传谣,但却感觉自己的眼界和智力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1] http://thehill.com/homenews/campaign/357240-dnc-wasserman-schultz-say-they-were-unaware-of-dossier-payments

————————————

注:在这篇文章发布以后,今天,美国时间10月30日,川普前竞选经理马纳福特向FBI自首。其助手里奇盖茨被起诉。川普前外交顾问乔治帕帕多普洛斯被起诉。起诉的罪名从“阴谋叛国”(这个词很久没在美国见到了)到“洗钱”等等。由于猛料过多,媒体不断刷屏,我们也将在几天后重新报道通俄门。

并不意外的是,Fox新闻的报道依然独树一帜:

反海外谣言中心,始终多算一步。